仙桃多元共治紓解“停車難”
原標題:仙桃多元共治紓解“停車難”
上半年新增公共停車位1573個,3年累計新增近7000個
7月9日,位于沙嘴街道的仙桃市摩擦一號制動科技(仙桃)有限公司三廠區,新劃線的停車位上,車輛停放井然有序,與昔日亂停亂靠現象形成鮮明對比。企業員工孫洪濤禁不住感嘆:“廠區門口有了停車位,開車上下班更安心。”
摩擦一號公司剎車裝置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前正值生產旺季,公司位于沔州大道和桃花嶺大道2個廠區不同程度存在員工多、車位少、停車難問題。“高峰期有400多名員工,其中一半以上員工開私家車上班,車位明顯不足。”一廠區安環部主管張全說,碰到出貨高峰,難免會發生運輸大貨車與小車剮蹭的情況。
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市公安局積極開展調查研究,主動認領問題,充分利用現有道路資源,見縫插針、合理布局,在2個廠區輔道及周邊施劃停車位211個,有效解決企業員工“后顧之憂”。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抓實開門教育,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破解群眾身邊停車位“一位難求”這一民生痛點上持續發力,讓學習教育成效可感可及。
市委、市政府每年把停車位增設納入“五位一圈”民生實事,構建部門聯動機制,高質高效推進。公安、城管、住更、資建、城投等部門同題共答,挖潛掘能,今年上半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573個,3年累計改造增設停車泊位7000個。
結合城市更新,各地綜合利用城區閑置宅基地、廢舊花壇等“邊角料”地帶,改造兼顧綠化和停車功能的微型停車場,新增一批停車位。在企業邊線輔道、青年公園、杜湖公園等公園周邊增設一批停車位,從“空間供給”層面減少亂停根源。
小區停車位供需不平衡,直接影響居民出行幸福指數。滿庭春小區4期不少業主因停車問題勞心費神。“地下停車場進出口被路邊私家車堵死,進退兩難。”社區黨委書記張慕蓉直言,已多次收到業主投訴。
“一邊是700多個閑置的地下車位,一邊是高峰期400多個停車位缺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秩序中隊指導員楊文雄說,通過與社區、物業和業主會商,他們精準掌握停車需求與現有資源的矛盾所在,推出科學增設道路停車位、盤活地下存量停車資源、規范停車位管理等有效舉措,有效緩解了居民日常停車需求。
紓解停車難,光靠增加絕對數量還不夠,還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讓有限停車位“活”起來。
針對五一、十一、春節等假期返鄉車輛驟然增多的實際,我市連續多年推出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路面停車泊位免費開放活動,讓市民、游客共享現有停車資源。市公安局針對學校、商圈、公園、醫院等所需短時停車的重點部位、重點時段,綜合運用“限時停車、即停即走、夜間停車”等管理模式,合理設置潮汐車位、即停即走通道等臨時停車區域。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推出便民舉措,對無嚴重妨礙交通、非禁停區域、車主配合的輕微違停“免罰”。
市城發投集團公司開發仙桃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建立全市停車路內路外一張網,提高公共停車資源利用效率。“目前,城區共有沔州大道、朝陽大道等17條道路3533個車位納入平臺管理。”市城發投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通過“城發投智慧停車”小程序,可查看城區道路信息及余位情況,體驗尋找最近空車位,讓出行更省心。(記者 鄧一凡)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