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到訴求僅3件 政務服務“辦不成事”窗口“遇冷”
7月9日,走進市政務服務大廳,只見各辦事窗口前人來人往。而設在大廳門口右側顯眼位置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卻顯得格外“冷清”。
“辦得成的事情越來越多,這里人自然越來越少了?!笔忻襦嵠G霞的一番話道出了其中緣由。
2021年11月,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推出政務服務“有訴即辦”工作機制,專門設立“辦不成事”反映專窗,致力于解決群眾辦事中“急難愁盼”。窗口運行初期,市民反映的不動產登記、營業執照辦理等高頻事項中的問題最為集中,這些問題往往涉及多個部門,群眾不得不“往返跑”,辦事效率低下。
市政務服務大廳通過整合資源、制度賦權、數據反哺等方式,設立“一窗通辦”“一窗聯辦”等特色窗口,將“辦不成”的例外轉化為“高效辦”的常態。數據顯示:退休業務辦理時間縮短65%;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等更實現責任部門直接對接,許多業務實現“現場辦結”。
目前,“辦不成事”窗口累計受理群眾訴求52件,較2023年下降到91.43%,今年接到的訴求僅3件。
“專窗遇‘冷’,是對我們政務服務質效的高度認可。”市政務服務大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辦不成事”反映專窗變為咨詢臺,工作人員化身接待員、導辦員、服務員,幫助群眾在最短時間內把事辦成。工作人員一次性告知群眾辦理流程和材料清單,并主動協助查詢相關信息,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有難必幫。 (記者 鹿丹丹 通訊員 賀程明)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