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在家鄉的田野上——記仙桃市天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蔣貞雄
在通海口鎮向陽村,總能看到仙桃市天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蔣貞雄在田間耕耘的身影。
2016年8月,在外從事服裝生意的蔣貞雄返回家鄉,創辦合作社,投身蔬菜種植。他堅持探索,利用大棚優勢推出“西蘭花三季無縫輪作”模式,實現了大棚效益最大化,帶動村民致富。
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前行
合作社剛成立之初,面對傳統種植模式效益低下、市場競爭力不足等諸多難題,蔣貞雄毅然決然地投身到新技術研究、新品種引進以及種植新模式探索的浪潮中,全身心地探索適合本地的種植新模式。
2019年,蔣貞雄大膽引進大棚育苗設施,不僅為村民提供先進的育苗技術,還毫無保留地分享豐富的種植經驗,從育苗時溫度、濕度的精準控制,到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施肥的技巧,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細致入微,許多村民從種植新手逐漸成長為行家里手,家庭收入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為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實現經營市場化和蔬菜種植銷售一體化的目標,同時為外地客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蔣貞雄在硬件設施建設上持續加大投入。自2021年起,合作社累計新建兩座共計6000m3級貯存量冷庫,并另外租用了2500m3的冷庫,2024年還建設烘干車間和育秧設備投入使用,總體可實現貯存西蘭花多達2000余噸。強大的貯存能力,不僅有效解決了本地農副產品生產銷售難的問題,避免了因農產品集中上市導致的價格波動和滯銷現象,還為穩定市場供應、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持續創新,投入迎來產出
.
在增加大棚育苗設施后,蔣貞雄的創新腳步并未停歇。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他們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和農業生產規律,不斷摸索、反復試驗,最終總結出了兩套極具創新性的種植模式:第一套是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種植西瓜,7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育西蘭花苗,9月下旬至來年4月上旬種植西蘭花;第二套是4月上旬至7月中旬育水稻秧苗,7月中旬至9月中旬育西蘭花苗,9月中旬至4月上旬種植西蘭花。
經過詳細的成本核算和收益分析,“西蘭花三季無縫輪作”新模式能在之前的基礎上提高30%-40%的經濟效益。2023年,在對“西蘭花三季無縫輪作”種植模式進行充分論證和準備后,蔣貞雄決定利用部分土地進行試點。合作社成立了專門的技術團隊,密切關注作物的生長情況,詳細記錄各項數據。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管理和辛勤付出,采取新模式種植的土地每畝毛利潤可增加1400元。
大力推廣,帶動群眾增收
在發展的過程中,蔣貞雄始終牢記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的使命。試點取得成功后,顯著的收益提升讓蔣貞雄堅定了推廣新模式的信心。他迅速制定了全面推廣計劃,大力推廣“西蘭花三季無縫輪作”新型種植模式:積極與周邊農戶溝通交流,舉辦技術培訓班,邀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無償幫助鄉親們在農業的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依靠新型農業模式實現致富夢想。
2024年,得益于蔣貞雄的大力推廣,他和鄉親們種植的農產品憑借優良的品質,不僅暢銷全國各大農貿交易中心,更是成功走出國門,遠銷歐美、日韓等地區。
近年來,蔣貞雄充分發揮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面積6000余畝,累計為周邊農戶增加純收入800余萬元,有力帶動1000戶鄉親就業增收,為家鄉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巨大力量。同年,合作社被評為仙桃市“示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彰顯了合作社在仙桃農業領域的卓越貢獻和領先地位。2025年,蔣貞雄被評為仙桃市勞動模范,受到全市表彰。
在蔣貞雄帶領下,合作社在創新路上砥礪前行。展望未來,他將繼續秉持創新、發展、共享理念,探索農業新模式新技術,帶動更多農民致富。(通訊員 肖銘 陳述見)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